首页 > 大盘分析 > 炒股学堂 >

什么是箱体理论,箱体理论的投资技巧是什么?

2017-04-10 17:56 次     来源:

  箱体理论

  2017年4月10日,沪深两市在经历过4个交易日连续上涨之后,再次承压回落,市场人士分析大盘在上周五运行到箱体的上轨之时,周一并未出现突破走势,而是再次进入箱体整理阶段,3300点阻力沉重,后市建议谨慎操作。那么什么是“箱体”,箱体理论的精髓和投资技巧又是什么?下面上海证券通将一一为投资者介绍。
 
  一、什么是箱体理论?
 
  所谓箱体理论,是指股票在运行过程中,形成了一定的价格区域。即股价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,这样就形成一个股价运行的箱体。当股价滑落到箱体的底部时会受到买盘的支撑,当股价上升到箱体的顶部时会受到卖盘的压力。一旦股价有效突破原箱体的顶部或底部,股价就会进入一个新的箱体里运行,原箱体的顶部或底部将成为重要的支撑位和压力位。
 
  上海证券通分析认为,箱体理论的优势在于不仅仅是以一天或几天的K线数据为研究对象,而是以整个的所有K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,因而决策的信息量更大。
 
  二、箱体理论的精髓:
 
  箱体理论的精髓在于,股价收盘有效突破箱顶,就意味着原先的强力阻变成了强支撑,而股价必然向上进入上升周期。只要技术指标盘中不即时显示箱顶标志,持仓待涨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,尤其当股价升势明显时。同理,当上升中的股价出现箱顶标志后开始出现下跌,以后很可能会下跌或整理一段较长的时间,将时间或精力耗在其中是件不明智的事情,但往往对此前景投资者是无法预测到的。
 
  突破强阻力必然上涨寻强阻力,跌破强支撑必然下跌寻强支撑,突破上箱底进入上箱寻顶,跌破下箱顶进入下箱寻底。
 
  上海证券通提醒投资者,箱体震荡的上轨和下轨大体呈现水平和平行状态,这是与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的主要区别,此外,箱体震荡一般是中继形态,即经过整理后一般股价运行的轨迹趋势不会改变,而箱体震荡的成交量一般是呈递减状态,如果成交量较大,则要提防主力出货形成顶部,向上突破时需要放大成交量来配合,向下突破则不必要,与此同时,箱体震荡的时间越长,则形态的意义越可靠。
 
  三、箱体理论投资技巧:
 
  上海证券通建议投资者,当股价在第一个箱体内起起伏伏时,不要轻举妄动,一直等到股价确实上升到第二个箱体,甚至第三个箱体时,再进场买进,在买进股票之后,只要股价不回跌至前一箱体顶之下,就不要轻易卖出,但是当股价碰触到止损点时,要毫不犹豫立刻卖出。箱体震荡最佳的买卖点为箱体突破和回抽确认之时,日常亦可在接近箱体上下轨时做短线差价,但需注意设立止损点。价格或指数在经过大跌之后,在低位形成长期的箱体震荡形态则有可能是在筑底,因此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