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专业、阳光的证券咨询服务
主页 > 大盘分析 > 个股研报 > 正文

上市公司不是“储钱柜” 新华社怒怼ST慧球

2017-01-11 16:52来源:上海证券通
导读 因为1001项“奇葩”议案,ST慧球近期再成资本市场焦点。这场闹剧惹怒官煤,新华社昨日发文怒批ST慧球,称上市公司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“储钱柜”。
奇葩
 
  因为1001项“奇葩”议案,ST慧球近期再成资本市场焦点。这场闹剧惹怒官煤,新华社昨日发文怒批ST慧球,称上市公司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“储钱柜”。
  A股中的自黑式网红——ST慧球
  今年1月3日收市后,ST慧球通过信息披露业务系统,向上交所提交了拟召开股东大会的提议,审议共计1001项议案。这些议案逻辑混乱,前后矛盾,其中不仅有全体员工加薪与降薪议案并存、公司地址一连变更18次等如同儿戏、还有建立健全员工恋爱审批制度这种极为不严肃的议案。如此奇葩公司迅速走红网络引起网友热议。
  行为恶劣 引官煤怒批
  昨日新华社发文怒批ST慧球:道歉也好,辞职也罢,都只是ST慧球“闹剧”的转折点。ST慧球“荒诞”的控制权之争局面不是凭空而现的,时至今日,还有许多市场质疑没有得到公司回应,还有很多监管要求公司没有落实,ST慧球必须把话说清楚。资本市场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,上市公司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“储钱柜”。
  闹剧背后敲响监管层警钟
  因为近年来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方面,监管者一直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。但面对ST慧球这样的“坏孩子”,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,无异于将监管的拳头打在了棉球上,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。因此,要让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发挥作用,关键还是要提高信息虚假披露或内幕交易等不公平行为的犯罪成本。
(编辑:唐洁)
推荐内容
热门排行

现在选择证券通人工智能选股软件,让投资更简单

证券通软件免费下载